七夕的银汉低垂,长安城巷陌间浮动着桂子清香。彼时南朝陈代的宫墙内外,正流转着一段绮丽诗话——或传为江总之笔,或云陈伯材所作,《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这般玲珑小诗,恰似一枚穿越时空的月光笺。
考《陈书·文学传》,江总以"艳诗七首"名动江左,其诗多涉闺阁情致。而陈伯材乃陈宗室子弟,史载其"善属文",却无诗集传世。这首五言绝句的归属,恰如诗中"遥停幰"的朦胧新妇,在历史的巷口留下惊鸿照影。诗中"非复为来迟"之句,暗合《荆楚岁时记》所载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的习俗,彼时闺中女儿总怕错过乞巧良辰。
诗人以"隔巷"为眼,将牛女传说与人间新嫁娘意象叠印。南朝崇佛风尚下,"渡河"二字既指银河鹊桥,又暗喻《法华经》中"慈航普渡"的禅意。那辆迟迟不前的油壁车,在"更尚浅"的月色里凝成永恒——这或许正是宫体诗向唐诗转型的惊鸿一瞥,在齐梁绮靡与盛唐气象间,架起一座比银河更美的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