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向尽,长安城犹披素缟。诗人独倚朱栏,见琼英纷坠,恍若天女散花。此际武德初年,隋炀帝锦帆未远,新朝雅政方兴,然宫闱间仍沿六朝绮丽之风。
妆楼畔,月华与雪光交辉,映得椒房殿角玲珑剔透。教坊歌姬执纨扇起舞,风回雪旋,竟辨不清是柳絮因风起,还是梨云堕玉尘。诗人忽忆及前朝庾信《咏画屏风》"雪花深数尺,冰床厚尺余"之句,然彼写苦寒,此状春机——这雪偏妒梅梢新蕊、柳眼初青,故择元正之后、立春之前,作飞花弄晚之态。
史载陈伯材乃陈后主从弟,入隋后与杨素唱和。此诗或为开皇二年(582年)上元夜宴所作,时南朝遗老渐习北地风物,遂将建康的婉约词笔,化入长安的春雪。末句"故落早春中"五字,道尽六朝金粉对中原节气的好奇,亦暗藏江左文人以柔克刚的狡慧。雪非争宠,实乃寄愁,正如这些南来士子,既惊北方山河之壮,复伤故国烟月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