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夜宴安乐公主宅

2025年07月05日

主第新成银作榜,宾筵广宴玉为楼。
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宜停织女秋。

元旦

译文

主第新成银作榜
公主的宅第新建成,门匾用白银铸就
宾筵广宴玉为楼
宾客的宴席盛大铺开,楼阁以美玉装饰
壶觞既卜仙人夜
酒杯已预示这将是个仙人般的夜晚
歌舞宜停织女秋
歌舞升平,连织女也该停下织机共赏这秋夜

词语注释

第:宅第,府邸。
榜:匾额,门匾。
觞(shāng):古代酒杯。
卜:预示,预测。
织女:神话中织造云锦的仙女,此处借指天上的织女星。

创作背景

诗词夜宴安乐公主宅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年间,长安城金碧相射的夜幕下,安乐公主新宅正举行着一场堪称盛唐气象缩影的夜宴。这位备受宠爱的帝女,以"昆明池赎买"、"百宝香炉"等奢靡事著称史册,其宅第之豪奢更见《新唐书》所载"第成,禁藏为空"。诗人应制赴宴时,但见银箔装点的门匾映着烛火,玉砌的楼台倒映着琥珀光——"银作榜"与"玉为楼"的工笔描摹,实为对景龙年间贵族竞相攀比宅第风潮的艺术提纯。

"壶觞既卜仙人夜"暗用《汉书·张良传》"以酒为寿"典故,将夜宴升华为仙家筵席。而"织女秋"之喻,既呼应《荆楚岁时记》中七夕停机抒悃的古老传说,又暗讽公主府彻夜笙歌已扰天象。当时宫廷文人常以星宿为宴饮佐证,如宋之问《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银河半倚凤凰台",与此诗共构出景龙年间特有的天人之际的狂欢叙事。

这场被《唐诗纪事》记载为"学士皆赋诗"的夜宴,本质是韦后集团彰显权势的舞台。诗人以珠玑字句织就繁华图景时,长安城外已是山雨欲来——三年后,这场穷极雕丽的浮世绘,终随安乐公主陨命于唐隆政变而碎作历史尘埃,唯留诗句如月光,永恒镀着那个不曾自知的末夜。

赏析

夜色中的安乐公主宅邸被诗人描绘成一座悬浮于人间的仙境。银作榜、玉为楼的开篇意象,以《唐诗鉴赏辞典》的评点来说,"用物质极写奢华,却以仙家意象消解了尘俗气",这种金银玉石的堆砌本易流于浮艳,但诗人通过"仙人夜""织女秋"的转换,将宴饮升华为天人交感的神话场景。

"壶觞既卜"四字暗藏玄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曾指出,此处化用《诗经·小雅》"卜尔百福"的典故,将饮酒占卜的古老仪式与唐代盛行的夜宴文化相融合。觥筹交错间,宾客们仿佛不是在行酒令,而是在进行某种通灵的仪式,这与后文"织女秋"形成时空叠印——当人间欢宴正酣时,天上的织女也应暂停机杼,侧耳聆听这超越仙凡的妙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特别激赏"歌舞宜停"的悖论修辞:"'停'字用得极妙,不是俗手写歌舞正酣,而是以虚拟语气让天河为之驻足,这种以静写动的手法,比直接描写管弦喧嚣更高明。"织女停梭的意象,既呼应了《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的经典画面,又以动态凝滞的手法制造出时空冻结的审美效果。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表面写富贵风流,内里却暗藏忧思。唐代文学研究会前会长袁行霈认为:"'宜停'二字实为诗眼,诗人或许在暗示:这般穷极人力的奢靡,连神仙都要侧目。这与杜甫'朱门酒肉臭'的批判异曲同工,只是包裹在更精致的意象糖衣之中。"银榜玉楼的物质符号越耀眼,越反衬出欢宴背后的空虚——那暂停的不仅是织女的秋夜,更是对盛世将阑的隐忧。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金谷之丽,写兰亭之雅,诚初唐宴饮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明代诗评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盛赞:"'银榜玉楼'之喻,非止状其豪奢,实暗藏仙家气象,七字中见蓬莱咫尺"。

首句"主第新成银作榜",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点云:"着一'新'字而富贵气跃然,'银榜'二字尤妙,不写金而取银,皎皎如月宫题匾"。次句"宾筵广宴玉为楼",近代学者俞陛风《诗境浅说》叹其:"化实景为虚境,玉楼既是华构,又暗喻群玉山头,宴未开而仙意已盈襟"。

颈联"壶觞既卜仙人夜"句,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当时文人叹服:"此中'卜'字最奇,既含占卜良辰之实,又蕴壶中洞天之意,双关之妙,不让义山"。尾联"歌舞宜停织女秋",明末竟陵派钟惺《唐诗归》评曰:"以织女停机听曲衬歌舞之妙,想落天外。秋夜星河原属常景,经此点染,顿成奇观"。

清乾隆年间学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总论此诗:"四句皆用仙家典故,而自然无痕。银榜玉楼是实写亦是虚写,壶觞歌舞是人事亦是天趣,此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