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025年07月05日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己。
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
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宾王

译文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
井宿分野的双源深远,浔阳的九条支流绵长。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波涛流入地下暗河,百川最终汇入大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
离岛笼罩着晨雾如蜃景,沙洲簇拥着晚潮。
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水珠含光如澄澈美玉,浮光掠影似璧玉生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
波光在曲折水面凝结,润泽环绕着圆形小洲。
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明月映照大地,剑阁群峰似与星辰相连。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
云雾衬托出山川灵秀,英才辈出确实美好。
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己
追怀先贤美德,惭愧自己谋略不足。
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
自谋前程却误入迷途,勉强追随更觉彷徨。
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愚钝反复自省,劳碌半生仍难超脱。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
像卞和献玉反遭嘲笑,徒留伤痛。
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旦夕间从亲密到沉默,千里之隔人情冷暖。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
历经多少世态变迁,跋涉山水疲惫不堪。
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浩渺江水连接吴地波涛,连绵山峦横亘楚地。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
风景虽与往昔不同,星河依旧如故。
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姑苏遥望南浦,邯郸通向北方。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
北方有平生至亲,南浦是离别渡口。
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潇湘一去渺茫,洞庭漂泊艰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
秋日江边不见芳草,寒汀唯有白蘋摇曳。
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采来白蘋赠予谁?故人远在漳水之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漳水之滨已太遥远,江畔徘徊未能归去。
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为听这首短歌,该会想起长洲苑吧。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露水滋润菊岸如金,风中兰坂佩玉轻摇。
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蝉鸣稻叶宣告秋至,雁飞芦花已是深秋。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
晚秋云淡日丽,水边风雾清透。
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独自辜负平生壮志,更牵动落叶般愁绪。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
占星未必得福,梦月岂能留名。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
寂寞时伤怀楚地曲调,凄然中断的秦乐令人泪下。
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秦乐勾起乡愁,楚调悲不尽。
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
郢都路上知音稀少,丛台多有奇才。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温和光辉胜过暖阳,豪迈气概令寒水震颤。
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
一回眸间风云变幻,三冬苦读文史满腹。
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
文史学问浩如烟海,京城尽是风尘仆仆。
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尚且轻视学富五车,未曾看重一囊清贫。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李白仙道难追随,屈原魂魄不可依。
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不吝唱尽劳苦之歌,可有谁听这阳春之曲?

词语注释

井络:井宿对应的地理分野
浔阳:今九江古称,浔音xún
蜃:海市蜃楼,音shèn
韫珠:藏珠,韫音yùn
沚:水中小洲,音zhǐ
揆拙:自谦才拙,揆音kuí
郢路:楚都道路,郢音yǐng
丛台:赵国邯郸著名台榭
阳春:高雅曲调《阳春白雪》

创作背景

暮春的江南,烟水迷离中透着一丝别离的惆怅。骆宾王立于浔阳江头,九派分流的水脉在夕照下泛着碎金般的光泽,恰似他胸中翻涌的未尽诗情。这位"初唐四杰"中最富侠气的诗人,此刻正为挚友宋之问的南行提笔赋诗,笔锋蘸满了盛唐前夕特有的清刚气象。

考《骆临海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仪凤三年(678年)前后。时骆宾王甫从西域归来,任长安主簿,而宋之问将赴越州任职。诗中"连洲拥夕涨"的壮阔,暗合《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浔阳"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地理特征;"韫珠澄积润"之喻,又巧妙化用《水经注》"彭蠡之珠,光照崖壑"的典故。在六朝骈俪文风尚未褪尽的初唐,这般将地理志的严谨与诗家语的灵动熔于一炉的笔法,正见革新气象。

细味"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二句,可触到时代变革的脉搏。据《旧唐书》载,此际大唐正厉行科举改革,寒门士子如宋之问者得以展才。骆宾王以"剑阁连星起"喻友人前程,又以"采之将何遗"的香草意象,延续着《楚辞》以来文人赠答的雅传统。然"寂寥伤楚奏"等句,又透露出他对宫廷诗风的不满——这种矛盾心态,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四杰的作品是宫体诗的自赎"。

全诗以"吴涛楚岫"为经纬,在《括地志》记载的漕运路线上,叠印着文人漫游的足迹。当"露金熏菊岸"的越中风物与"邯郸通北走"的燕赵气象在诗中交汇,我们仿佛看见盛唐山水诗的雏形,正在两位诗人的笔墨间徐徐成形。那"壮气惊寒水"的胸襟,已隐隐预示着半个世纪后,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恢宏境界。

赏析

诗人以江南水网为经纬,将离愁别绪织入浩渺烟波之中。"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开篇即以宏阔视角勾勒长江水系,正如学者傅璇琮所言:"骆宾王善以地理意象构建情感空间,双源九派之壮阔,恰反衬人生聚散之微茫"。

意象经营极见匠心:

  • "沦波通地穴"至"剑阁连星起"连续运用"蜃景""韫珠""玉轮"等瑰丽意象,形成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指出"让璧动浮光"句:"以玉璧喻波光,物象与心象倏忽转换,乃六朝遗韵之妙化"。
  • 秋江寒汀的"白蘋"意象承袭楚辞传统,周振甫《诗词例话》认为此物"既是江南风物标志,更是离思的经典符号,与'采之将何遗'形成情感张力"。

情感脉络呈现螺旋式深化:

  1. 前十六句以"风烟标迥秀"为转折,从地理咏叹转入人生感怀。莫砺锋教授分析:"'怀德''端操'等语,实为诗人贬谪心态的曲笔投射"。
  2. "炎凉几迁贸"至"江潭未旋返"构成空间蒙太奇,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评:"连用吴涛楚岫、姑苏邯郸等地理跳跃,展现宦游飘零的时空眩晕感"。
  3. 末段"露金熏菊岸"突然转入细腻秋景,叶嘉莹指出:"蝉雁意象群的出现,使磅礴水势终归于萧瑟,完成'壮气—凄断'的情感收束"。

诗中双线交织的艺术手法尤具特色:

  • 明线写江南水文地理,暗线述仕途沉浮。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积水架吴涛'实喻宦海风波,'连山横楚岫'暗指人生阻隔"。
  • "文史盛纷纶"等句体现典型初唐气质,闻一多《唐诗杂论》称:"骆宾王总能在个人感伤中保持士大夫的骨力,此诗末段对'五车富'的蔑视,正是其人格写照"。

全诗最终在"阳春"典故中戛然而止,马茂元《唐诗选》点评道:"结句'谁为听阳春'的诘问,将水乡赠别的寻常主题,提升至知音难遇的哲学高度,可见'初唐四杰'对盛唐诗歌的启迪"。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曰:
"骆宾王《江南赠宋五之问》一诗,如吴越烟水,浩瀚千里而暗藏珠玉。'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二句,非但状物工绝,更见君子谦冲之德,此六朝余韵而唐调先声也。"

近代学者闻一多《唐诗杂论》有云:
"临海(骆宾王)此篇以地理为经纬,化典故为烟霞。'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十字,将时空永恒与人事变迁对举,较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之问,早开先河。其骈散相间的句式,犹见南朝徐庾体遗风。"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特别指出:
"诗中'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用《楚辞》香草赠美人之意,却以'漳滨辽远'转出怅惘。这种由丰赡辞藻突然跌入寂寥的笔法,正是初唐诗歌向盛唐气象过渡的典型特征。"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在《迦陵论诗丛稿》中赏析道:
"'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十字,不着一情语而羁旅之思自现。骆丞善以密集意象构建情感张力,前有'连洲拥夕涨'的壮阔,后有'凄断泣秦声'的哀婉,恰似钱塘江潮,铺天盖地而来,终化作西陵松柏下的幽幽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