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2025年07月05日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宾王

译文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寒夜被囚禁在宪台,心中感慨万千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
独自坐着,怀念黎明时分的出发,长歌一曲却难以平息内心的苦闷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本该像北叟那样超脱,可谁又会来关心我这个南冠囚徒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
生死之交的情谊已然不同,深重的忧虑随着岁末而愈发强烈
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只剩下早晚的鸟儿,在寒冷的夜晚陪伴着我啼叫

词语注释

宪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絷(zhí):拘禁,囚禁
明发:黎明时分出发
北叟:指超脱世俗的北方老人,典出《列子》
南冠:囚徒的代称,典出《左传》
殷忧:深重的忧虑
岁序阑:一年将尽

创作背景

暮色四合的长安狱中,骆宾王独对铁窗,墨色在残纸上洇开。这位"初唐四杰"之一的才子,此刻正以囚徒南冠的身份,在永徽六年的寒冬里写下《宪台出絷寒夜有怀》。御史台的牢狱(宪台系唐代御史台别称)阴冷如铁,呵气成霜的夜晚,他听见更鼓声穿透玄武门的宫墙。

诗中"北叟"用典《列子·力命》的塞翁失马,暗喻自己因言获罪的荒诞——彼时他刚任侍御史,便因上书论事触怒武后集团。史载唐代御史"虽职在纠弹,然多陷刑网",骆宾王恰成注脚。"朝夕鸟"的意象在唐律诗中罕见,或受南朝江总"夜乌啼彻晓"启发,却更添孤绝:寒夜啼叫的何止是鸟,分明是诗人被禁锢的魂魄在叩击大唐盛世的铁幕。

绢纸上的墨迹渐次晕染,如同他逐渐冷却的仕途热望。此时距徐敬业起兵讨武尚有十余年,但诗中"生死交情异"已预见未来——当他在扬州写下《讨武曌檄》时,昔日同僚皆作壁上观。铁窗外,终南山的积雪映着月光,将诗人清癯的身影钉在狱壁上,化作初唐诗歌史上一枚锐利的冰凌。

赏析

寒夜铁窗内,诗人独坐待旦的身影被月光拉得格外孤长。骆宾王这首狱中咏怀诗,以"独坐""长谣"起笔,如吴小如先生所言:"'明发'典出《诗经》,既指黎明曙光,更暗喻内心清明,在黑暗牢狱中构成双重时空的张力"(《唐诗鉴赏辞典》)。北叟用塞翁失马典故,南冠取楚囚钟仪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点评此联:"两个逆向用典,将蒙冤下狱的荒诞与无人援手的悲凉,凝练成青铜器般的文字质感"。

"生死交情异"五字力透纸背,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指出:"此处暗用管鲍之交典故,将世态炎凉写得如冰刀刻骨。'殷忧岁序阑'更将个人忧思扩展为对时间本质的诘问,使囚室方寸之地具有了宇宙性的苍茫"。尾联"朝夕鸟"意象尤为精妙,莫砺锋教授解析道:"寒夜本无鸟鸣,此乃诗人心象投射。钱钟书《谈艺录》所谓'鸟代人啼,寒由心生',正是对此种移情手法的精准诠释"。

全诗如一组青铜编钟,每个意象都在冷光中自成乐章。袁行霈先生总评此诗:"骆宾王将六朝骈俪化为筋骨,用典如盐入水,最终呈现的是大唐律诗中罕见的青铜器美学——那些幽暗的文字里,始终闪烁着不肯熄灭的尊严之火"(《中国文学史》)。夜啼的寒鸟穿过千年时空,至今仍在读者心头振翅。

点评

此诗如寒夜独坐时一缕幽光,照见诗人铁窗下的孤怀。骆宾王以"南冠"自喻囚徒之身,其用典之精妙,令后世文豪为之扼腕——**王夫之《唐诗评选》**叹曰:"'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二句,非独用事工稳,更将屈子行吟、嵇康幽愤之意,尽数化入寒夜镣铐声中。"

诗中时空的交错尤见匠心。"生死交情异"五字,**沈德潜《唐诗别裁》**点出其"裂帛之声":"昔年刎颈交,翻作噬脐客。骆临海此语,非历劫者不能道。"而尾联"朝夕鸟"意象,**钱钟书《谈艺录》**独有会心:"昼夜啼寒之鸟,实诗人心魂所化。庾信《哀江南》以雁写飘零,此则以鸟鸣破死寂,皆物我双写之绝唱。"

至若"殷忧岁序阑"之句,**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析其三重悲慨:"岁暮之忧、囹圄之忧、家国之忧,如三重雪浪层层相叠。唐人狱中诗多凄厉,唯此篇得《小雅》怨诽而不乱之旨。"寒鸟夜啼处,自有亘古不灭的诗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