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创作背景
暮春之夜,银蟾初上,诗人置身于韦明府精心布置的雅集之中。唐时文人宴饮赋诗乃风雅常态,此际主人以"春"字为韵,宾客分题拈韵,张九龄执笔时,但见:
桂酒映烛
庭中金桂浸于酒樽,暗合"酌桂陶芳"之意象。考《楚辞》有"援北斗兮酌桂浆"之典,诗人化用古意,将盛唐官员宅邸的精致生活与屈子高洁品格悄然绾合。
琴啸相和
"披薜啸幽人"句,既可解作主人着隐士薜荔之衣迎客,亦暗引魏晋名士孙登长啸典故。唐代士大夫常有"朝隐"之风,韦明府身为县令而慕林泉之致,正见当时仕隐交融的独特文化心态。
鲁雉范尘
颔联巧用双重典故:《后汉书》载鲁恭仁政化及雉鸟,范晔《乐游应诏诗》有"流风入清尘"句。诗人以琴音驯雉喻主人德政,清歌遏云比宾客才情,虚实相生间,既颂主之雅量,亦自标格调。
云月入画
颈联转写宴深之景,宿云低垂如车盖,残月斜挂若虚轮。按《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贵戚每于春夜张灯结彩,而此宴独取自然清景,正见主客脱略俗艳的审美意趣。
末联"聊当故乡春"五字尤耐寻味。考九龄此时或任职秘书省,身在长安而心念曲江。唐制官员旬休方得私宴,此夜承恩既洽,暂忘宦游之思,然"聊当"二字,终露一缕难以排遣的乡愁。
整篇作品嵌于盛唐气象与个人情思之间,既存"雅琴清歌"的贵族文学印记,又含"残月虚轮"的深沉生命观照,恰是开元年间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微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