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时,淄川的晨雾还未散尽,毛司马府邸的檐角已凝了薄霜。这首《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水》便诞生在唐开元年间某个清冷的黎明,彼时大唐的盛世光华正映照着文人墨客的砚台。
据《淄川县志》载,毛司马乃当地显宦,其临水而筑的别业"引玉河活水为池,秋日潋滟如碎琼"。诗人驻足水畔,但见"贝阙寒流彻"的景致——这"贝阙"二字暗合《楚辞·九歌》"紫贝阙兮珠宫"的典故,将官邸水榭比作龙宫,而"玉轮"句又承袭了张若虚"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史载开元二十三年淄川大旱,唯官署引水系统完善,故能在此特殊年份仍见"秋浪清"之奇景。
诗中"图云锦色净"暗藏机杼。唐代宫廷盛行云锦屏风,《酉阳杂俎》曾记玄宗赐安禄山"水色云纹锦"。毛司马既为皇命官员,其宅邸陈设必效法宫廷,水面倒映的云影与真实屏风相映成趣。而"练花明"之喻,恰与敦煌出土的《开元丝织品图录》中"月白地水纹绫"的记载遥相呼应。
末联"御沟"意象最堪玩味。唐制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宅邸可引御沟活水,《唐六典》载洛阳城"分漕渠为御沟,经宰相宅"。毛司马虽外放淄川,仍以"御沟"名其水系,诗人更以"凄断送归情"暗喻仕途漂泊之苦——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全唐诗》将此诗编入"寄怀部",而非单纯咏物。当时正值张九龄罢相,文人集团面临清洗,诗中清冷秋水,未尝不是对朝局的一种诗化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