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途中有怀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中,一袭素袍的诗人勒马回望长安城阙,秋风卷起他沾满征尘的乌裘。这组浸透失意之感的五言诗,当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宦游途中所作。考《旧唐书》本传,诗人曾"十上不第",其《自叙状》亦云"三川守吏,频愆考绩",与诗中"乌裘十上还""素服三川化"形成微妙互文。
秦关古道上的车辙里,涸辙之鲋映着落日余晖(典出《庄子·外物》),恰似诗人见弃于朝的处境。弓弦虚张的颤响惊起孤雁,此中化用更赢"虚发而坠鸟"的典故(见《战国策·楚策》),暗喻诗人屡遭政治惊弦的创伤记忆。"楚奏"二字尤见匠心,既指钟仪囚晋仍奏楚音的故实(《左传·成公九年》),又暗含"楚臣去境"的飘零,将六朝庾信《哀江南赋》的苍凉注入初唐格律。
末联"皓齿朱颜"之叹,实则翻用曹植《杂诗》"时俗薄朱颜"句。唐初士人仍因袭南朝以容貌取士之风,《通典·选举典》载"其择人有四事:身、言、书、判",诗人以反语作结,将怀才不遇的愤懑化作弦外清商。此诗可视为初唐寒士阶层的精神标本,在齐梁余韵与盛唐气象的夹缝中,迸发出金石相击的悲怆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