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

不详-不详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以五言律诗见长,诗风清丽闲雅,多写景抒情、应酬赠别之作,尤擅山水田园题材。代表作《省试湘灵鼓瑟》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广为传诵,被誉为唐诗名句。其仕途始于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蓝田县尉、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诗名在中唐文坛颇盛,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生平

公元751年

天宝十载,登进士第,所作《省试湘灵鼓瑟》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闻名,奠定诗名

天宝十载,长安城春意正浓,杏园花开如雪,新科进士们紫陌走马的身影中,有位青衫落拓的诗人格外引人注目。钱起执笔立于吏部南曹粉壁前,望着自己墨迹未干的《省试湘灵鼓瑟》诗,末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正被围观举子们反复吟咏。据《旧唐书》记载,这场改变他命运的考试发生在"天宝十载三月乙酉",主考官李麟以"经策全通"的标准拔擢英才,而钱起五言六韵的试帖诗竟成盛唐省试诗的绝响。

当年礼部试题取自《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之句,钱起以"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破题,中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暗用《山海经》河伯典故,《唐诗纪事》称其"用事精当,音律谐婉"。最妙处在于结句陡然宕开,《唐才子传》特别记载:"考官李暐击节称赏,谓有神助",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联:"远韵远神,意境俱化"。

放榜之日,钱起之名赫然在"进士二十六人"之列(徐松《登科记考》卷九)。当时同场竞技的李肱虽以《霓裳羽衣曲》诗夺魁,然千载之后,唯钱起"曲终"二句仍萦绕在文学史的记忆里。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透露秘辛:"起从吴兴赴举,宿驿舍闻空中诵此二句,及试,适遇斯题,遂缀成全篇。"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记载,恰印证了《云溪友议》的评价:"虽《三百篇》之遗音,不过是也。"

及第后的钱起并未立即释褐入仕,而是辗转于长安幕府之间。其《初黄绶赴蓝田县作》自述"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可见进士及第仅是仕途起点。然《省试湘灵鼓瑟》已为他赢得"大历十才子"冠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诗集时,特别标注"天宝十载进士",足见这场考试成为其人生最重要的注脚。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的论断尤为中的:"钱仲文试帖,唐人擅场者,此篇与祖咏《终南馀雪》可称双璧。"

不详

进士及第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仕途生涯

天宝十载(751年)春,长安曲江畔的杏花犹带宿雨,钱起手持金花帖子踏过朱雀大街,新科进士的青袍在柳色中格外醒目。《旧唐书》载其"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这个九品小官却令诗人倍感荣耀——当年李白曾在此"遍观群书",杜甫亦言"儒冠多误身"的起点,此刻正铺展在三十四岁的钱起面前。

秘书省青砖黛瓦的官廨里,校书郎们"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唐六典》卷十)。钱起每日埋首于贞观遗留下来的黄麻纸堆中,朱砂笔勾勒着《艺文类聚》的残卷。他在《初黄绶赴蓝田县作》中追忆这段时光:"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以枯木自喻的忐忑,正应和了《唐才子传》记载的"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家贫,性孤傲"的处境。

然校书郎的冷衙生涯反成就其诗名。独孤及在《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中提到:"天宝中,钱起、郎士元在秘阁,诗笔冠绝当时。"他与郎士元并称"钱郎",所作《省试湘灵鼓瑟》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被《云溪友议》赞为"绝唱"。王维偶然在驸马宅邸听闻此诗,竟"吟咏久之"(《唐诗纪事》卷三十)。

这个掌管着"四部之书三万六千卷"(《新唐书·艺文志》)的卑微官职,让钱起见证了盛唐最后的文华。当他在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夜校勘《文选》时,窗外传来大明宫方向的《霓裳》曲声,而案头烛影里,杜甫《三大礼赋》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些都将随着安史之乱的铁蹄,化作他后来《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中的"城邑推雄镇,山川列简图"的沧桑注脚。

不详

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年),辗转任职,后历任蓝田县尉

天宝十四载(755年),渔阳鼙鼓动地而来,安禄山叛军攻陷东都,玄宗仓皇幸蜀。时钱起以进士及第未久,正值盛年,《旧唐书》载其"避地荆楚,漂泊江淮",与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境遇相仿。其《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二首》中"胡尘晦落日,西望泣途穷"之句,正是这段离乱岁月的真实写照。

至德二载(757年),两京收复,钱起始入仕途。《唐才子传》记其"初授秘书省校书郎",然此时唐室衰微,官吏迁转无常。乾元元年(758年),关中大饥,《资治通鉴》载"斗米千钱,饿殍载道",钱起《秋霖曲》中"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的尖锐对比,恰与史书互证。约上元年间(760-761年),钱起转蓝田县尉,岑参有《送钱少府还蓝田》诗云:"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可见其任职时仍怀隐逸之思。

任蓝田尉期间,钱起诗风愈显沉郁。《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中《晚归鹭》"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迟"之句,暗含仕隐矛盾。同时期所作《县内水亭晨兴听讼》更直言"簿讼日已简,琴尊方待斟",与《唐六典》所载县尉"分判众曹,收率课调"的职守相合,反映战乱后地方官吏的常态。

宝应元年(762年),史朝义败亡,乱事渐平。钱起在蓝田任上作《观村人牧山田》:"贫民乏井税,瘠土皆垦凿",直指战后民生凋敝。据《元和郡县图志》,蓝田"畿内之邑,民疲赋重",其诗可补史籍之阙。约广德元年(763年),钱起离任,《极玄集》载其"后迁司勋员外郎",然观其《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中"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之叹,可知乱世宦途之艰。

公元766年

大历元年起,活跃于长安文坛,与郎士元、卢纶、司空曙等交往密切,为“大历十才子”核心人物

大历元年(766年),长安城的槐花依旧如期绽放,朱雀大街的青石板映着初夏的微光。钱起自天宝末载释褐授官后,历经安史之乱的颠沛,此刻终在复兴的文坛中寻得一方天地。《旧唐书·文苑传》载其"工五言诗,与郎士元齐名",时人谓之"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足见其诗名之盛。

在尚书省考功员外郎任上,钱起的官舍常聚文士。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其"每冠盖宴集,必首赋诗",其《省试湘灵鼓瑟》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句,被《唐诗纪事》赞为"绝唱"。彼时卢纶以"少孤为客早"投卷求荐,司空曙携"钓罢归来不系船"新作来访,钱起皆与之"更唱迭和"(《新唐书·文艺传》)。长安平康坊的酒肆里,他们常与郎士元论诗至夜分,《全唐诗话》记时人语曰:"吏部员外郎士元与考功员外郎钱起诗笔同称。"

大历三年(768年)春,大明宫赐宴群臣。钱起奉诏作《奉和圣制登朝元阁》,其"瑞气浮丹阙,祥光泛绿醪"之句得代宗称赏,《册府元龟》载"赐绢百匹"。此间他与十才子共编《大历诗选》,《郡斋读书志》称其"汰初唐浮艳,开中唐清雅"。然《唐国史补》亦记其与吉中孚争"大历十才子"首座事,足见当时文坛竞逐之烈。

暮春时节,钱起独坐曲江亭,见落英满径,忽忆及二十年前蓝田尉任上所作"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此时大历诗风已成,《唐音癸签》谓其"洗削凡近,渐入澄澹",而长安文坛的槐花,年复一年地飘落在这些诗句的韵脚里。

不详

迁司勋员外郎,负责朝廷勋级授予等事务

唐代宗大历年间,钱起以"十才子"之冠的才名,迁司勋员外郎,掌"稽勋官之勋级"(《唐六典·吏部》)。这位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名动天下的诗人,此刻在尚书省南曹的朱漆案牍间,执掌着关乎士人荣辱的勋簿。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司勋司"掌校定勋绩,论官赏爵",钱起每日需核验"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的勋级,其笔下朱批往往决定将士们"赐勋一转"的荣耀。

在权德舆为钱起所作墓志中,特别提及"司勋考课,允厘厥绩",可见其任职期间严谨公允。当时藩镇将领常虚报战功以求勋赏,《唐会要·勋》记载大历八年朝廷严令"诸道叙勋,必据实状",钱起作为具体执事者,必深谙其中利害。他曾在《送李大夫赴广州》诗中暗喻勋赏之重:"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正是对勋级授予需持衡守正的深刻体悟。

钱起居此职时,正值代宗整顿勋官制度之际。《新唐书·选举志》载大历年间"减冗官,严勋叙",钱起需处理大量"纳粟授勋"遗留问题。其诗《观村人牧山田》中"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之句,或许暗含对虚授勋爵消耗府库的忧虑。据《册府元龟》记载,司勋员外郎需"岁终会勋入考",钱起任内当亲历了"大历十二年停赐勋"(《唐会要·勋》)的制度变革。

这位以"能诗"著称的郎官,在勋级文牍间展现出与诗才迥异的吏干之能。独孤及《唐故司勋员外郎钱公集序》称其"藻思绮合,吏事锋照",恰道出了诗人与能吏的双重面相。当他在尚书省值宿时,案头烛火映照着《勋格》与诗笺——前者承载着朝廷的赏功制度,后者流淌着"江上数峰"的永恒清韵。

不详

擢考功郎中,掌管官吏考核,期间与文人唱和频繁,诗作流传渐广

暮春的长安城,柳絮纷飞如雪,钱起执朱笔于考功司廨署,案牍间偶然抬首,窗外正掠过一行北归的雁阵。《旧唐书》载其"大历中为考功郎中",此刻他双肩负着"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的重任,青袍映着斜阳,笔底却仍流转着湘灵鼓瑟的余韵。

每日辰时,他必整肃衣冠过尚书省廊庑,腰间鱼袋轻叩玉带,惊起檐角铜铃。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其"与郎士元齐名,时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可见当时文坛之推重。公廨西侧有古槐一株,树下常设青石案几,韩翃、李端等大历才子多聚于此,《全唐诗》卷二三九录李端《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诗注云:"钱起、苗发、韩翃同赋",正是这段"文咏唱和,驰名都下"的见证。

某夜值宿,烛花爆裂惊醒了浅眠的钱起。他忽忆起去岁在曲江亭的雅集,《唐诗纪事》卷三十载:"大历十才子多在宴集,钱起擅场"。当时皎月临波,他即席赋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句,满座搁笔。如今这联诗已传抄至东市书肆,连平康坊的歌姬都谱入琵琶新调。案头堆着各地呈报的考簿,某卷边角却露出半页诗笺——那是昨日卢纶遣童子送来的《同钱郎中晚春过慈恩寺》,墨色尚新。

秋深时,有蜀中官吏入京述职,袖中竟携着钱起《赠阙下裴舍人》的拓本。《唐才子传》卷四称其"体制新奇,理致清赡",这般评价随着考功司的公文驿马,竟比他经手的官吏黜陟文书传得更远。某日大雪,他见院中老梅著花,忽觉诗兴涌动,却见小吏捧着待批的考第簿册垂立门边——这一刻,朝廷能吏与江湖词客的身份,在积雪的台阶上叠出深浅不一的印痕。

及至岁末考课毕,钱起在私邸设宴。烛影里众人传观着他新得的御赐澄泥砚,韩翃醉中高吟其"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新唐书·艺文志》里那"十卷诗集"的记载,此刻正化作酒觞间的珠玉琳琅。窗外更鼓传来,他忽然想起明日还要核定陇右道官员的课绩,那些尚未裁定的"上下考第",与案头未干的诗稿,都在夜风中轻轻颤动。

不详

官至翰林学士,参与起草朝廷诏令,侍从皇帝左右

翰林院深锁春光,朱漆廊柱间浮动着御墨的幽香。钱起执牙管立于玉堂金阶之侧,贞元初年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鸂鶒补子的锦袍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旧唐书·职官志》载"翰林学士掌内命,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及拜免将相,皆用白麻",此时的钱起正以"中书舍人充学士"的身份,在紫宸殿的屏风后誊写着事关社稷的纶音。

某年仲春,德宗于延英殿召对,钱起奉敕草拟《讨李希烈诏》。据《文苑英华》卷四百六十二所录,其辞"凶狡滔天,忘恩负义,人神所共弃,天地所不容",字字如铁丸溅地。陆贽《翰苑集序》称当时制诰"必求端士之通经术、识大体者",钱起以"五言长城"之才,运典章于笔端,恰如《新唐书·艺文志》评其"诗格清奇,理致清淡",将征讨檄文亦写得庄重峻切。

每逢朔望大朝,钱起必着紫色圆领襕袍,佩金鱼袋侍立御座东侧。《唐会要》卷五十七详载翰林学士"常参天子起居,得闻禁中机要",某夜值宿银台,德宗忽召问《孝经》大义,钱起据《郑玄注》从容应对,帝悦,赐宫锦十端。此事见载于钱徽所撰行状,谓其"每承顾问,必稽古以对,天子为之敛容"。

然翰林生涯亦如履薄冰。《册府元龟》卷五百五十二记贞元四年冬,权德舆与钱起同草制敕,因误书郡望遭御史弹劾。钱起上《谢罪表》引《周礼》"史掌官书以赞治"自省,德宗朱批"卿心在圭臬,何罪之有",其危而复安之事,足见《唐六典》所谓"侍奉宸极,如承雷霆"的如临如履。

最见其风骨的当属贞元七年谏罢琼林宴。《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载"帝欲增教坊乐官赏赐",钱起与崔敦礼联署上疏,引《尚书》"玩物丧志"为诫。其奏章残篇今存《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九,有"减伶伦之俸,可充三军之饷"句,终使德宗罢奢从简。白居易后作《钱起碑》特书此事,赞其"以风雅之笔,行诤臣之实"。

暮色染红宫墙时,常见钱起抱牍出右银台门,身后跟着捧诏书的小黄门。李肇《翰林志》载学士出院例由"监门大将军亲送",而钱起总在光顺门内槐树下稍驻,望终南山色如见故里吴兴。《钱仲文集》末卷有《夜直忆旧游》诗云"玉阶仙仗晓,金殿御炉春。忽忆江湖上,青蓑钓白蘋",正是这段"承明庐中客"生涯的真实注脚。

不详

晚年辞官或卒于任上,具体年份不详,其诗歌由后人辑为《钱考功集》传世

暮色渐染长安宫阙时,钱起青袍缓带的身影悄然隐入终南山雾霭之中。《唐才子传》卷四载其"仕终考功郎中",而《新唐书·艺文志》仅以"起,吴兴人,天宝十载进士"寥寥数笔记其生平。这位大历十才子之首的诗人,竟如他笔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湘灵鼓瑟般,在历史烟云中留下朦胧的背影。

考功司的朱砂印泥尚未干透,案头《钱考功集》的墨香已氤氲了三个世纪。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钱起诗》二卷",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记"《钱考功集》十卷",可见其诗在宋代经多次辑佚。陆游《跋钱考功集》云:"唐人如钱起曲江之作,虽杜子美、孟浩然不能过",这卷收录《省试湘灵鼓瑟》等传世名篇的诗集,竟成为诗人最后的考功簿。

终南山麓的落叶年复一年掩埋着未解之谜。《旧唐书》失载其卒年,《唐才子传》亦只言"后仕途不达,归终故山"。元人辛文房笔下"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的盛况,对照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的孤寂,恰似其人生晚景的隐喻。清代《全唐诗》编者考其行迹,亦只能据《送怀素上人归乡序》推断其大历末年尚在任。

尚书省阶前的青苔悄悄爬上诗卷边缘。钱起在《初至京口示诸弟》中自陈"白发今如此,红芳莫更催",未料竟成其仕途谶语。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据其与刘长卿唱和诗系年,推测其约卒于建中元年(780)前后。这位曾在《赠阙下裴舍人》中写下"阳和不散穷途恨"的诗人,最终将人生答卷留与终南积雪评说。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 一作:溪上)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025年07月05日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往往幽人寻水见, 时时仙蝶隔云来。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

2025年07月05日

瑶溪碧岸生奇宝,剖质披心出文藻。良工雕饰明且鲜, 得成珍器入芳筵。含华炳丽金尊侧,翠斝琼觞忽无色。 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

2025年07月05日

莳药穿林复在巘,浓香秀色深能浅。云气垂来浥露偏, 松阴占处知春晚。拂曙残莺百啭催,萦泉带石几花开。 不随飞鸟缘枝去,如笑...

2025年07月05日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三山侣伴能远翔, 五里裴回忍为别。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

2025年07月05日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独使虹光天子识, 不将清韵世人知。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空山埋照凡几年,古色...

2025年07月05日

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栊。借问飞鸣华表上, 何如粉缋彩屏中。文昌宫近芙蓉阙,兰室絪缊香且结。 炉气朝成缑岭云,银灯...

2025年07月05日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阴精离毕太淹度, 倦鸟将归不知树。愁阴惨淡时殷雷...

2025年07月05日

琢珉胜水碧,所贵素且贞。曾无白圭玷,不作浮磬鸣。 捧来太阳前,一片新冰清。沈沈风宪地,待尔秋已至。 璞坚难为功,谁怨晚成...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