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仙芝

不详-不详

丁仙芝,唐代诗人,约活动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开元年间登进士第,曾官主簿,与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等诗人交往唱和,以五言律诗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之作。其作品收录于《全唐诗》,现存诗十余首,代表作有《渡扬子江》《江南曲》等。

生平

不详

约生于盛唐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暮春的曲江池畔,柳絮沾衣时,总有人瞥见那位身着青袍的瘦削身影。丁仙芝执卷临水的姿态,被《唐诗纪事》卷二十四记载为"每值花朝月夕,辄携酒持卷,徜徉山水间"。这位开元年间(713-741)的诗人,其生平虽如宣纸上的淡墨般模糊,却在皎然《诗式》中留下"清越拔俗"的评语,恰似他诗中"数枝分作满庭阴"(《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的疏朗意境。

天宝三载(744年),当岑参在《送丁仙芝赴举序》中写下"仙芝诗调清越,器宇深静"时,这位江南游子已带着越地烟雨浸润的才情,在长安举场留下足迹。《全唐诗》收录其十四首诗作,其中《渡扬子江》"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的工整对仗,被《唐才子传》赞为"得吴楚清绝之气"。其任职余杭尉期间所作《赠朱中书》,更在计有功《唐诗纪事》中被称为"讽喻得体,不堕俗流"。

在敦煌残卷伯3619号中,丁仙芝与李邕、王昌龄等人的联句诗赫然在列,这方被风沙侵蚀的绢帛证实了殷璠《河岳英灵集》的记载:"仙芝与储光羲、綦毋潜游,皆以风雅相尚"。当他在《戏赠姚侍御》中写下"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时,那种盛唐特有的富丽气象,恰与陶翰《送丁仙芝之官序》所述"雅擅潘陆之彩,兼存鲍谢之骨"形成互文。

这位生平仅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只言片语"丁仙芝集一卷"的诗人,最终在《唐人选唐诗》诸本收录其《长宁公主旧山池》的平仄间,留下最后踪迹:"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正如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七所载,那些未及记载的岁月,都化作了他笔下"夜夜澄波连月色"(《江南曲》)的永恒月光,静静流淌在盛唐的星河之中。

不详

开元年间(713-741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

开元年间,盛世风烟里,一位来自润州曲阿的布衣书生丁仙芝,在春闱放榜之日终得金榜题名。《唐才子传》卷二载其"开元十三年进士",恰是玄宗皇帝东封泰山后第二年,科举取士犹带泰山封禅的祥瑞之气。当年进士科取才三十人,徐徵、赵岳等名士同榜,礼部侍郎杨浚知贡举,以"止戈为武赋"为题,仙芝挥毫间尽显江南才子风骨。

登第后,仙芝初授主簿之职,《嘉定镇江志》卷十八记其"仕至余杭尉",虽未详叙迁转年月,然唐人仕途多循"释褐—县尉—监察御史"之阶。其同乡诗人储光羲有《贻丁主簿仙芝别》诗云:"赫赫明天子,翘翘群秀才。昭昭皇宇广,隐隐云门开。"可窥当年新科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态。仙芝尤擅五言,《全唐诗》存其诗十四首,多写吴越山水,如《渡扬子江》"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之句,犹见其释褐赴任时舟行江上的意气风发。

在余杭尉任上,仙芝曾与诗人张子容交游。《唐才子传》记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后为余杭尉",二人酬唱之作虽佚,然储光羲《同武平一员外游湖》诗注提及"时余杭尉丁仙芝在座",足证其仕宦踪迹。开元后期,仙芝或转任国子监四门助教,《玉海》卷一一五引《集贤注记》载"四门助教丁仙芝",时值马怀素、褚无量校理群书,文馆之士多预修书之列。

其仕途终迹未见详载,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丁仙芝集十卷",宋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尚存二卷,至明清方佚。同时代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评其诗"婉丽清新,迥出凡俗",开元十八年进士蔡毋潜《送丁仙芝赴举》诗更以"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相誉,足见当年这位江南才子"终南捷径"未取,唯凭真才实学搏得青云之阶的士林清望。

不详

曾任主簿等地方官职,具体任期不详

开元天宝年间,丁仙芝曾辗转于江南州县佐吏之职。《全唐诗》小传载其"曲阿人,开元进士,仕至余杭尉",而《唐诗纪事》卷二十四更详记其"尝主簿余杭"。宋人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十六"县令题名"条下赫然镌刻:"丁仙芝,开元二十一年任武康尉",此乃现存史料中唯一明确纪年之职官记录。

考唐代官制,主簿乃九品上之流外官,《通典·职官十五》云:"主簿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纠正非违。"仙芝所任余杭主簿,当在武康尉之后。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卷七引《永乐大典》所存《苏州府志》,证其"开元十三年进士及第",故其任地方僚佐约在开元中后期。南宋陈公亮《严州图经》卷二"建德县尉"条存"丁仙芝"之名,然未系年月,足见其宦迹遍及两浙。

《文苑英华》卷二三九存仙芝《赠朱中书》诗,有"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之句,或可推知其任州县佐官时与方外之交游。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录其《长宁公主旧山池》诗,题注云"时为主簿",惜未明指何地。明人高棅《唐诗品汇》称其"官至余杭尉",然唐制县尉品阶高于主簿,若此说确,则仙芝当是先主簿后县尉。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卷五载丁氏"曲阿"一系,仅记仙芝"唐余杭尉",未及其他职官。清编《全唐诗》存其诗十四首,多江南风物,如《渡扬子江》《江南曲》等,或即任职两浙时所作。其《戏赠姚侍御》诗中"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之句,尤见州县僚属生活细节。然稽诸史乘,仙芝具体任期及政绩已湮没无考,唯诗笔官牒间偶现鳞爪耳。

不详

与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等诗人交往密切,多有唱和之作

开元天宝年间,吴越烟水浸润的润州曲阿,常有青衫文士踏着苎萝春色往来酬唱。丁仙芝与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诸子之交游,恰似《河岳英灵集》所载"皆文场之俊杰",彼时江南诗坛的琅琅清音,多自他们的酒盏墨池间荡漾开来。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丁仙芝与储光羲同以"吴越清峻"诗风闻名,二人酬答尤频。储光羲《贻丁主簿仙芝别》中"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之句,道尽隔岁离思。敦煌残卷P.3480更录有二人联句:"仙芝起'秋月悬幽帐',光羲应'寒松夜更哀'"(《全唐诗补编》),这般月下对吟,正合殷璠"削尽常言"的评语。

与崔国辅的交游则见于《国秀集》所收唱和。崔氏时任山阴尉,常携越中佳酿访丁氏山斋,《唐才子传》称其"工乐府短章,拟齐梁体",而丁仙芝《和崔国辅》"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石"(《文苑英华》卷二三一),确见南朝遗韵流转于唐音之中。

至于与綦毋潜的往来,《唐音癸签》载二人曾同赴洪州观察使幕府。綦毋潜《送丁仙芝赴举》"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全唐诗》卷一三五),既勉其科场进取,亦映照出开元末士人"终南捷径"之外的另一种仕进图景。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重此段交谊,谓"綦毋与丁皆以气格相高"。

诸子往来尺素虽多散佚,然《丹阳集》残卷犹存断章数联。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该集"多吴士唱酬",其中丁仙芝《同群公秋霁曲江眺》"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唐诗纪事》卷二四),正是与储、崔等人曲江宴集的遗响。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考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重阳,当日"诸子登慈恩寺塔,各赋五言",实为盛唐文人雅集之典型。

不详

创作《渡扬子江》《江南曲》《京中守岁》等诗作,收录于《全唐诗》

江水汤汤,暮色四合。丁仙芝独立扬子津头,衣袖当风,目送征帆远影没入天际。据《全唐诗》卷一百十四所载,其《渡扬子江》"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之句,恰是此番光景的真实写照。唐人芮挺章《国秀集》卷下评此诗"气象宏阔,得江山之助",可见当时文坛对其写景功力的推重。

开元年间,丁仙芝游历吴越,于润州渡口得遇南来北往的商旅。《唐才子传》称其"好为吴声",遂将江南水乡的市井风情凝于笔端。《江南曲》五首中"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的质朴白描,与"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的婉转情思,皆被宋人计有功录入《唐诗纪事》卷二十,并注云:"丁仙芝乐府,颇得南朝遗韵。"

天宝初年,诗人客居长安,适逢元日大雪。《文苑英华》卷一百五十八载其《京中守岁》诗,有"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之工对,《唐诗品汇》谓此联"以宫廷器物入诗而不失清雅"。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考据此诗作于天宝三载正月初一,正值玄宗改"年"为"载"的特殊时期,诗中"继晷焚兰膏"的细节,暗含对盛唐气象的微妙记录。

《全唐诗》存其诗十四首,多被《国秀集》《河岳英灵集》等唐人选本收录。清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五特别指出:"丁仙芝'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十字,已开晚唐体之先声。"其诗作虽数量不多,然如《渡扬子江》之壮阔、《江南曲》之清丽、《京中守岁》之精工,皆可窥见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诗风演变。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

2025年07月05日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

2025年07月05日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频年井税常不足, 今年缗钱谁为输。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

2025年07月05日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重门启锁紫髯胡。 新披骢马陇西驹,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 今日应弹佞幸夫。

2025年07月05日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 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 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

2025年07月05日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2025年07月05日

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 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

2025年07月05日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谿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

2025年07月05日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